《湛江晚报》共筑满意消费 3·15湛江在行动:这份消费提醒请收好2025.3.12

发布日期: 2025-03-13 09:26:53 来源: 湛江晚报 字体大小:

  保健食品非药品 选择购买要谨慎

  本报讯 通讯员陈燕玲  李春瑶报道: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保健食品的消费需求比较旺盛。为让广大消费者科学选购保健食品,湛江市消委会特别梳理一些注意事项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

  正确认识保健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在服用保健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正确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保健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

  警惕虚假宣传

  不要轻信“包治百病”“快速见效”等夸大宣传,不要轻信免费讲座、试用或赠品等营销手段。警惕“免费试用”“无效退款”等套路,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因小失大。

  认准“蓝帽子”标识

  购买保健食品时,请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认准“蓝帽子”标识、保健食品注册号或备案号,外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是否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用语。确认产品是否有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不购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预包装食品。

  注意跨境电商产品

  如果选择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境外保健食品,需要注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与我国不同,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留存购买凭证

  选购保健食品时,建议消费者到放心消费双承诺店选购。在购买保健食品之后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小票、消费记录、发票等消费凭证。消费凭证上应当注明商品的名称、数量、价格等内容,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如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预付消费有风险  理性消费是关键

  本报讯 通讯员陈燕玲 李春瑶报道: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已成为一种热门的消费方式,特别在培训机构、体育健身、美容美发等领域广泛应用,发生预付式消费纠纷也是投诉热点之一。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共筑满意消费,湛江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谨慎选择商家。在购买办理预付款卡服务前,了解经营者的相关资质、市场信誉、经营状况等,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商家,查验商家是否具备经营主体资格,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与宣传资料所标注的企业名称是否一致,避免“职业闭店人”而造成损失。

  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合理确定充值金额,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多。不要向培训机构(教育)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60课时或5000元的费用。预付消费的额度越大,消费周期越长,消费的风险越大。保持理性,不要被商家的充值优惠所诱惑,盲目大量充值,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签订合同。不要轻信业务人员口头承诺,签订合同时注意合同具体内容、价格、违约责任等条款,是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相关时限,发现不合理之处时,应及时提出异议,避免踩到约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霸王条款的坑里。

  及时维权。确需预付式消费,建议选择放心消费承诺店铺。交易时,主动索要并留存好合同协议、付款记录、聊天截图、发票收据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自行与商家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拨打当地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投诉,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投诉。


标签:
浏览次数:97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