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 湛江擦亮地理标志“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 2022-04-27 15:42:30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吴川月饼、湛江蚝、徐闻菠萝······这些特色农产品“走红”的背后,少不了地理标志的保驾护航。多年来,湛江市知识产权系统深挖知识产权的底蕴,以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等方式,探索知识产权与品牌建设、乡村建设相互融合的道路。

  赋予地理标志的产品融合了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色,截至目前,湛江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件,地理标志产品10件,在广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在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本文试图透过湛江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窥探湛江将地理标志转化为“致富果”的发展之道。
  制定标准规范     推动特色产品走出国门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湛江吴川,因特定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为月饼的制作提供米、芝麻等优质的原材料,长期追求的匠心制造让吴川月饼的质量长盛不衰。
  2010年,吴川市被授予“中国月饼之乡”称号。2013年,吴川月饼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路走来,吴川月饼标准化和规范化道路渐行渐远,发展步步按下“快捷键”。
  “吴川月饼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助力整个吴川月饼企业品牌乃至行业的发展。我们通过精心挖掘本地原材料、特色加工工艺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等元素,推动吴川月饼高质量发展。”广东金九饼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玉剑说道。
  暮春时节,离中秋节日尚有几个月,金九饼业早已开始馅料和糖浆的准备。吴川月饼配料本土化,原料多达十几种,其中秘制晾肉、秘制糖肉也是金九月饼所特有的。在制作工艺上,制造者亦煞费苦心,搅拌、称馅、和面······每个步骤皆由手工完成。每年,金九饼业都会为当地周边农村劳动力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并与农户进行深度的合作。“月饼制作原料的使用量巨大,我们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这也直接带动上游的基础农业。”玉剑说道。
  统一的标准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在吴川月饼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湛江不断完善升级标准,从制定吴川月饼联盟标准《吴川月饼生产技术规范》《吴川月饼质量管理规范》,到制定吴川月饼团体标准《吴川月饼生产技术规范》,再到制定湛江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吴川月饼》,对于标准的推动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如今我们也在积极联合日韩等国家,推动月饼国际标准的制定,打破技术壁垒,让吴川月饼走出国门。”玉剑说道。
  加强对专用标志使用的规范管理是促进地理标志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吴川市政府2014年出台了《吴川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2020年,湛江市成为全省首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城市,吴川市以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构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工作体系,明确地理标志使用申请条件、核准流程、专用标志使用要求、保护与监管方式等,并对地理标志产品和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实行“一品一档”“一企一档”。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吴川月饼成为我国唯一的月饼产业入选首批保护名录,亦是广东省4个入选产品之一。
  湛江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谈道,吴川月饼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清单,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利用吴川月饼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特点,今后湛江将以更高的标准提高吴川月饼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企业+地理标志+合作社经营模式推动生蚝产业升级
  食生蚝,来湛江。湛江深夜的烧烤摊,人们会为生蚝而驻足。在吃法上,除烧烤之外,还有蒜蓉、油焗、酥炸、煲粥、清蒸……,样样不差。湛江产蚝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湛江沿海乡镇村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滨条件,敲击采蚝谋生。如今,湛江沿海蚝养殖场星罗棋布,由开始的抛石养殖,发展到水泥柱插养,直到今天先进的棚架吊养,养蚝技术实现新飞跃。
  为了打造“湛江蚝”公共品牌名片,2018年湛江市农林牧渔地标产品协会被授权注册“湛江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多个部门合力推动“湛江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推广和运用,推动“湛江蚝”商标知识产权保护。
  长期以来,养蚝人专注于培育肉嫩鲜美的生蚝,却忽略知识产权的保护。“那时全国各地‘挂羊肉卖狗肉’,极大降低湛江蚝的信誉度。”湛蚝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许成彬感慨道,“现在我们得到地理标志商标的授权,卖的生蚝100%来自湛江,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湛江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不断推动地理标志商标这个“金钥匙”和标准化工作有效对接,大力推广“企业+地理标志商标+标准化+农户”模式,起到良好示范效果。延续着这种模式,湛江多渠道打开生蚝的销路,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湛蚝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现有生蚝养殖社10家,目前已发展9000亩海面的生蚝养殖基地,分为育苗区、保苗区、暂养区、育肥区,年产5000吨,产值3000万元。许成彬介绍道,目前合作社统一采购育苗,统一进行技术知识交流和线上线下销售,不断提高生蚝附加值,带动就业岗位200余人,提高当地农户就业,增加农户收入。
  如今,“湛江蚝”产业链不断延长,养殖、加工、物流、旅游、饮食等方面多点开花,为了提高产品服务和质量,湛江不断探索制定产业相关标准,让生蚝有“标准”可依。
  文旅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近年来,不少游客来到生蚝养殖基地游玩,穿梭红树林领略生态之美,体验捞生蚝的乐趣,过上原生态的日子,这是农业乡村和休闲旅游高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延长产业链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今年,徐闻菠萝12221体系建设再升级。徐闻树立农产品营销新标杆,依托“短视频+直播”电商营销方式,邀请全国百名网络主播到田间地头直播,并举办田园大学堂,培养既会种菠萝,又会卖菠萝的新型农民。
  徐闻三面环海,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富硒红土地、长年吹拂的热带季风、四季充足的阳光,使得其孕育出的菠萝格外香甜,被誉为“中国菠萝之乡”。目前,菠萝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约70万吨。
  2005年,愚公楼菠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据介绍,全县现已建立13个菠萝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既提纯复壮了种植近100年历史的“巴厘”品种,也推广“金菠萝”等优良品系,同时大力研发菠萝加工产品,构建菠萝食品化体系。
  从2001年就开始种菠萝的吴建连,目前是徐闻菠萝协会会长,也是徐闻县连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见证徐闻菠萝从“野蛮生长”,发展成产区,再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四月芳菲,菠萝正是丰收季。在田间地头、菠萝工厂里,徐闻县连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纷纷忙碌了起来,就连田间烂在地头、无人问津的小菠萝也被收入囊中。
  吴建连欣喜说道:“愚公楼菠萝被认证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对徐闻菠萝是极大的利好。借助此优势,我们不仅要发展鲜果,还要不断发展加工产品,比如通过发展鲜切菠萝,让无人问津的小菠萝变成香饽饽。”如今,湛江市标准化协会发布《去皮菠萝》和《去皮菠萝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为鲜切菠萝的生产加工和质量管理提供了更高的标准规范。
  湛江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扎实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支持各县(市、区)特色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提高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开发和运用水平,组织参展参会,全面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标签:
浏览次数:97
分享
扫码浏览